近年来,静安区检察院持续健全劳动领域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体系,先后建立检察支持起诉、支持仲裁相关机制与做法,不断推动构建区域和谐稳定劳动关系。日前,由静安区总工会、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院、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司法局、区工商业联合会、区企业联合会共同主办的“和谐同行法治护航”——静安区2024年度集体协商技能竞赛决赛观摩赛暨静安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白皮书发布会举行。会后,举行“检察院+人社+工会”支持仲裁协作机制签约仪式。市总工会、区委政法委、区法院、区检察院、区人社局、区总工会、区司法局、区工商联、区企联相关领导等出席,各主办单位相关负责同志以及全区各街镇、园区总工会、集团公司工会主席和基层工会干部,集体协商技能竞赛参赛代表共计11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
现场,区总工会、区人社局、区工商联、区企联联合举办静安区2024年度集体协商技能竞赛决赛。
五方联合发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白皮书
2023年11月,静安区建立了“工会+法院+检察院+人社+司法”五方联动工作机制。2024年1月,静安区检察院成立全市首家基层检察院驻工会支持起诉工作室。各单位协同配合、同向发力,为构建区域和谐劳动关系积极作为。经过一年的工作实践和经验总结,形成了《静安区2023-2024年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在活动现场发布。
《白皮书》通报了区总工会、区法院、区检察院、区人社局、区司法局这一年办理的各类劳动争议案件情况,介绍了各单位践行“枫桥经验”,多元化解劳动纠纷与开展法治宣传情况,总结了“五方联动”工作机制的亮点及创新举措,在分析辖区内劳动关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应对举措,并发布典型案例。
“检察院+人社+工会”支持仲裁协作机制签约
为全面深化落实“五方联动”机制各项要求,促进劳动争议实质性化解,区检察院、区人社局、区总工会积极探索检察机关支持起诉职能在劳动仲裁领域的延伸适用,就检察机关支持仲裁工作达成协作共识,现场签订《关于建立支持仲裁协作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共有22个条款,区检察院、区人社局和区总工会依托“五方联动”平台和“全市首家基层检察院驻工会支持起诉工作室”,进一步加强协作配合,将检察助力覆盖至劳动者维权前端仲裁环节。主要内容包括——
◆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以支持起诉工作室为载体,专人负责支持仲裁工作日常联络对接,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互通工作情况,进行案件会商,共同做好劳动权益保障工作;
◆健全线索移送机制,发现劳动争议案件线索的,及时移送,对线索管理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台账化”落实,推动支持仲裁线索移送工作提质增效;
◆共建会商研判机制,对当事人人数较多、案情较为复杂或者有较大影响力等情形的案件线索,明确开展会商研判,共同做好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
◆推进多元联调机制,对于确有必要共同参与化解的案件,检察机关依托支持起诉工作室,联合区第三方调解中心、区总工会驻法院调解室等调解力量,共同推动劳动争议实质性化解。
下一步,静安区检察院将以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为抓手,聚焦民生关切问题,围绕弱势群体申请仲裁、起诉等方面困难,进一步做实检察支持仲裁、支持起诉等职能,全流程、全链条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依托“五方联动”平台、支持起诉工作室等,持续深化协作,构建多元联动解纷新格局;主动延伸法律服务触角,常态化开展法治宣讲等,提升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意识,努力在“检察+”共建共治共管新格局中寻找劳动者权益保障最佳方案,凝聚基层治理现代化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