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被称为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近年来,戚家墩居委会人民调解委员会致力于人性化调解,坚持情、理、法并用,多做思想疏导工作,将矛盾纠纷化解于萌芽,为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近日,一面鲜红的锦旗送到了戚家墩居委会,“为民解忧,彰显担当”,一字一句,都深载着赠旗者真切的感谢,体现着居委干部的责任与担当。锦旗的故事,还要从去年8月说起。一个清晨,家住海浒新村的张阿姨急匆匆来到戚家墩居委会,向调解员蒋玉英求助,希望她能帮忙解决其女儿的恋爱纠纷事情。张阿姨的女儿小陆,是非本镇的在册精神病患者。蒋玉英了解到,小陆未婚先孕,其男友小王是来沪务工人员,在金山卫镇一家公司做临时工,得知小陆怀孕后便玩起了失踪,电话关机,微信不回。小陆身心受创,精神状况极差,张阿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蒋玉英一边联系小王居住地所在的社区居委会,详细说明情况,一边根据张阿姨的诉求,不断地安抚着小陆。经过多方联动,事情有了转机,小王答应见面。
由于小陆的身体状况,需要入院做基础性治疗。小陆入院后,答应见面的小王却迟迟没有出现,小陆的情绪开始波动,心疼女儿的张阿姨也十分激动。蒋玉英耐心劝导张阿姨,“我们是法治社会,靠暴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先不要冲动,我们一起想办法。”可话音刚落,张阿姨就挂断电话失去联系。“不好,要出事!”蒋玉英马上联系社区民警和居委会主任告知这一情况,并与金卫派出所取得联系,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在深夜11点多找到了张阿姨,此时张阿姨正在去往小王住处的路上。经过沟通教育,张阿姨意识到自己差点因一时冲动而酿下大错。作为调解员,蒋玉英感同身受,让张阿姨安心陪护女儿,小王的事就交给她来处理。第二天,蒋玉英一早赶到“兄弟”居委会,与相关条线的工作人员一同上门协商调解。一开始,小王拒绝调解,并找各种理由逃避事实。蒋玉英运用法律知识,结合办案实例对小王摆事实讲道理。经过一番耐心细致地教育劝导,小王终于承认错误,并与小陆一家进行了协商,承担了小陆相关医疗费用。在蒋玉英和多方力量联动下,一起可能引发为恶性案件的恋爱纠纷得到有效化解。
戚家墩居委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把调解工作与普法工作相结合,以公民的普法学习教育来提高公民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为抓手,有效避免或减少人民内部矛盾和纠纷的发生。“调处已发生的矛盾和纠纷,不能只是治‘标’,更重要的是要治‘本’,即通过普及法律知识,引导群众学法、守法、懂法、用法。”蒋玉英说。 |